大橡科技受邀出席BIONNOVA,类器官芯片现场获追捧

2022-08-02


2022年8月1日,BIONNOVA 生物医药创新者论坛在沪召开,大橡科技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2年8月1日,BIONNOVA LEADERS FORUM CHINA 2022生物医药创新者论坛在沪隆重开幕。


本次论坛以“创新,合作,重新想象”为主题,一扫当下的疫情阴霾,来自全国医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CRO/CDMO等业内上千位嘉宾共同出席本次活动,针对细胞和基因治疗研发创新、抗体药物靶点突破、小分子药物新技术等多个主题开展学术探讨,合力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勾勒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蓝图。


类器官芯片(Organoids-on-chips)作为一种高通量、高仿生体外模型构建平台,因其高临床一致性特点有望减少模型与人体间的差异,在医药研发、临床诊疗以及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近年来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均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类器官芯片领导者,大橡科技受组委会邀请,在现场为参会嘉宾分享《类器官芯片在小分子药物早期研发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畅蓓 大橡科技商务副总裁

大橡科技商务副总裁畅蓓女士代表公司,向参会嘉宾详细介绍类器官芯片技术的缘由及发展历程,与传统药物研发所使用的细胞系模型、动物模型的技术差异。


展示大橡科技多个产品的应用场景,包括肿瘤类器官模型、肿瘤免疫微环境模型,及ADMET模型在小分子早期研发阶段的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


对当前全球类器官芯片商业化发展现状,以及FDA、CDE等出台的法规政策进行盘点,阐述了中美对类器官芯片应用于早期创新药临床前评价的积极态度和申报案例。



参会嘉宾与大橡科技工作人员热烈交流

类器官芯片


类器官芯片(Organoids-on-chips)是将类器官(Organoids)器官芯片(Organ chips)技术结合所缔造的一种高通量、高仿生体外模型构建平台。




类器官偏向生物学,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成体干细胞自组装形成人体微器官,其优势在于高仿真性,具有与人体器官高度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和功能,但在可控性、可重复性上具有局限。


器官芯片偏向于生物医学工程,是基于微流控芯片上构建人体器官生理微系统,在建模的可控性和标准化上具有优势,可以通过共培养技术实现更复杂模型的构建;但是由单一种类细胞构建的器官芯片模型在生物学的仿生程度远远不够。


类器官芯片整合了两种技术路线的优势,是最先进技术交叉融合的实践,更大程度突破了单一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局限性,为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思路。2019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综述首次提出了类器官芯片概念,类器官芯片也被视为器官芯片发展最前沿的方向之一。




目前FDA、CDE等机构对于类器官芯片用于创新药早期研发持积极态度,并发布多个指导原则和指南以支持此项工作。全球多家跨国药企成立行业联盟并规模使用类器官芯片技术用于管线研发,部分研究成果已实际用于药物申报。




大橡科技类器官芯片产品


大橡科技已成功构建包含正常人体生理器官模型及肿瘤疾病模型在内的十余种高仿生类器官芯片,可用于药物早期靶点验证、毒理评估、DMPK以及药效学研究等临床前研发全流程。


大橡科技的类器官芯片拥有独家专利,在性能上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肿瘤类器官模型可以稳定建系传代30代以上,且药物阳性预测率高达88%;肝毒模型临床阳性预测率比传统GLP实验使用的动物模型要高30%,成本可降低90%。


基于屏障类器官芯片,大橡科技构建了国内首款商品化的血脑屏障模型,体内预测率高达99.4%。血脑屏障-肿瘤共培养模型可将相关药物评价周期从动物实验的2个月缩短至2周以内,成本下降90%。


基于类器官共培养芯片构建的肿瘤类器官-免疫模型肿瘤类器官-CAF模型,可以实现极致仿生的肿瘤微环境,助力免疫类药物、细胞治疗等新疗法的研发,以及肿瘤耐药、侵袭等机制研究。


关于大橡科技


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研发和生产人体类器官芯片的高科技公司,并致力于推动和引领类器官芯片在新药研发、疾病建模和个体化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公司已成功构建包含人体正常生理器官模型及肿瘤疾病模型在内的十余种高仿生类器官芯片。


这些模型将助力新药精准筛选和研发,提高体外药效实验数据对临床试验的预测率;同时助力肿瘤精准医疗与临床转化,提高肿瘤患者临床获益。大橡科技期望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经济的药物研发解决方案和创新、仿生的临床精准用药标准化平台,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