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第二笔数千万元融资收入囊中,大橡科技类器官芯片平台获资本青睐

2021-07-30

近日,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橡科技”)宣布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资金支持。据了解,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仁爱资本跟投,老股东鼎晖VGC及复容投资继续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类器官芯片(Organoid-on-a-Chip)领域的先行者,大橡科技刚刚在今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不到两个月后,投资机构再次加码,资本青睐程度可见一斑。


大橡科技CEO周宇透露称,短短三个月内,连续两轮累计亿元融资,除原定用于加速器官芯片产业链布局外,更将着重推进类器官芯片技术迭代,针对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高仿生、高通量的模型,同时完善类器官标准化培养体系及在个性化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


2020年8月,大橡科技推出3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器官芯片,这也是国内企业首次推出相关商用产品。大橡科技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肝脏、肾脏、肿瘤、血脑屏障等多种高仿生人体生理/病理模型,也获得了科研机构及医药企业的认可并开展多项合作,顺利实现从技术平台搭建、产品研发、工业生产到产品应用的商业闭环。


在赋能医药产业,以器官芯片技术为基础构建高仿生模型引领药物研发变革的同时,大橡科技的科研团队也将器官芯片与类器官(Organoid)这两种前沿技术领域相结合,构筑类器官芯片创新技术平台。


类器官是多能干细胞在体外特异性因子诱导以及3D基质胶的包埋培养条件下,培育而成的具备三维结构的微器官。通俗来说,类器官即是包含人体某个器官多种细胞类型、与人类器官拥有高度相似的组织学和基因型特征,并能部分重现该器官特有生理功能的模型。在芯片技术加持下的帮助下,诸如人体肝脏代谢、大脑神经活动、心脏收缩等行为均可在体外进行模拟。


2013年,类器官技术被Science誉为十大科技进展,2017年,又被Nature Methods评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年度技术。在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也将类器官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与传统类器官培养平台相比,大橡科技着力打造的类器官芯片更具标准化、高仿生、高通量特征,能显著提高类器官培养的成功率、稳定性和重现性,并以此解决肿瘤微环境模型构建、血管化过程以及多器官互作等传统类器官培养平台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比传统的2D/3D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大橡科技类器官芯片也能够更好的模拟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微环境,真实再现体内器官的诸多关键生理特征,具有更好的临床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解决医药研发中,因评测模型种属差异导致的数据准确率低的行业痛点。


与此同时,基于类器官芯片构建的免疫共培养模型,能够极大程度的真实模拟人体内肿瘤免疫微环境,这也为如单抗、双抗以及PD-1免疫抑制剂等大分子药物提供良好的高通量体外评价模型。而在临床治疗方面,除化疗、小分子靶向药外,类器官芯片也可以帮助患者对肿瘤免疫及联合疗法进行药物测试,从更大的药物范围中帮助患者筛选到适宜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真正受益。



目前,大橡科技的研发团队已成功制备出多种肿瘤组织来源的类器官芯片模型、高仿生肿瘤微环境模型以及其他类器官病理模型,适用于多个疾病领域的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另据大橡科技透露,公司与合作方开展的药敏测试结果与临床应用结果一致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也在顺利推进中。



关于大橡科技


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领先的研发和生产人体器官芯片的前沿科技公司。公司目前研发了三款器官芯片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肿瘤、肝、血脑屏障(BBB)、肝-肿瘤、BBB-肿瘤等多种病生理模型。基于大橡科技研发的器官芯片平台,可以构建不同的模型,以满足不同的药物研发及科学研究需求。


公司开创性融合类器官技术与器官芯片技术,构建培养成功率高、预测率高的类器官芯片平台,并结合自动化流控培养系统,将一站式自动化实现从类器官培养到药物测试,相关产品正在研发之中。公司研发团队成员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著名院校,在微流控、器官芯片、药物研发等领域有具有十余年的研究经验。公司愿景:“用创新的器官芯片技术构建健康世界”。